第10章 发难
A+ A-

  朱允熥的生活变化不太大,这几天基本都是每天去灵前守灵,好似和以往的变化不大。

  但是有些人也敏锐的察觉到了些许变化,包括朱允熥现在在灵前守灵的时间更长了,不像以前几乎是露个面就被东宫的人给带回去。

  也包括朱允炆、朱允熥兄弟两个现在连表面文章都不做了,看似没有完全撕破脸,但是基本看不到他们有任何的交流。

  这一切也都难免让人多想,再联想到一些风言风语,不少人感觉到风雨欲来,气氛有点波云诡谲的意味了。

  朱允熥不在乎这些事,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既然已经开始夺嫡了,很多事情就要摆在明面。他和朱允炆之间,只能有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根本没有任何退路,朱允熥比起别人更加清楚这一点。

  没赢的话,他就只能看到朱允炆被册立为皇太孙,只能看到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在眼前发生。到时候他将作为亲历者,被关进凤阳高墙,死的不明不白。

  这已经是最差的结果了,所以就算现在和朱允炆闹掰,也没什么好在乎的,因为朱允熥没有其他的选择。

  虽然朱允熥闹了一番,让老朱多了一些考虑。只是他现在没有定下决心,他只是对朱允熥多了一些关注,想要看看这个小透明孙子会不会带给他更多的惊喜。

  本来几乎是可以确定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但是现在要再看看了。

  现在的老朱不要说在立太孙的事情上已经有些犹豫了,就算是过两个月太子朱标出殡,打幡、摔盆的孝子人选,老朱都开始动摇起来了。

  令洪武皇帝开始烦恼的事情变多了,除了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繁琐的政务,大明王朝的接班人人选,他现在也要更多的深思熟虑。

  文武百官如今也看出来了些许势头,在太子薨之后,有些文武试探过让皇帝顺位立秦王朱樉为太子,这看似也是正确的做法。

  至于皇帝觉得燕王朱棣像他、想要立为储君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就算没了太子,还有秦王、晋王,根本轮不上皇四子燕王。

  不过这样的试探只是在试探后就被直接拒绝,没有了太子,朝廷会有太孙。

  皇帝对太子的偏爱一览无遗,即使太子生前没能登基,死后必然也会被追封为帝。

  皇次孙朱允炆,如今越来越被一些人关注,尤其是在文官集团的眼里,这是最好的人选。这是不少人眼里最好不过的储君人选,自幼接受传统的儒家文化熏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于儒家的很多理念非常认同。

  甚至这也是不少文官眼里比先太子朱标更好的储君,因为他们知道先太子朱标只是表面看似是儒家的仁君,他只是表面的宽厚、温文尔雅。

  詹徽也要开始发力了,他此刻已经有了一些紧迫感,他比一些人知道的事情多了一些。

  作为吏部尚书,詹徽在朝堂上地位巩固。他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父亲詹同曾经在元朝时为郴州学正,也曾经是陈友谅的翰林学士。投降老朱后,詹同一路升官至吏部尚书。

  父子二人皆为吏部尚书,这也算是难得的佳话了。

  朝着黄子澄微微点头,得到了回应的詹徽心里更加踏实了。

  黄湜、黄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探花,学识渊博,和皇次孙殿下又有半师之谊。言语中极力称赞皇次孙,他显然不会希望朱允熥这个皇三孙被立为太孙。

  上朝后一切事务在有序的展开奏对,朝堂的秩序井然有序。因为早朝也有规矩,先见外国使臣、离京赴京官员,再汇报边关军事,再是日常政事。

  忽然间黄子澄出班跪下,说道,“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老朱按照常规路数说道,“准奏。”

  黄子澄立刻奏对,“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皇三孙殿下在先太子薨后,面无悲色、守灵之时多有懈怠。皇次孙殿下形容枯槁,皇三孙殿下则面色红润。”

  在黄子澄带头后,立刻有人奏报,“启奏陛下,此前臣守灵,曾看到皇三孙殿下与皇四孙殿下在灵前偷吃点心!”

  老朱瞬间面沉如水,可能是想到了朱允炆在太子朱标病重后日夜守护,甚至一度瘦到脱形。再想想前几天揍的朱允熥,挨了打之后还活蹦乱跳。

  这么一对比,朱允炆确实更加孝顺!

  文官这边的忽然发难让不少武勋猝不及防,对于储君的人选,他们本来根本不打算参与。

  以前有太子朱标在,大半的武勋都是在东宫有着加官,皇帝和太子共用一套班子,这也是此前历史上几乎没有的事。

  太子没了之后,一些武勋的心思也在动摇。因为不少的武勋和藩王有一些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可谓不深。

  颍国公傅友德的女儿是晋王世子的世子妃,永平侯谢成之女是晋王妃并且生下晋王世子朱济熺。燕王朱棣的王妃是先中山王长女,宋国公冯胜的小女儿是周王妃。就算是蓝玉,他的女儿也是蜀王妃。

  和功臣联姻,这也是历史上的常有套路,老朱自然也不能免俗。可是现在再看看,也会让一些事情复杂起来。

  淮西勋贵是不能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如今在朝堂的势力也无比强大。

  历史上的老朱杀功臣之名很大,可是此前的胡惟庸案也没杀几个人。更多的还是在朱标死后,才开始大肆清理一些武勋。

  皇三孙朱允熥,这个小透明的名声是不少武勋也知道的。作为先开平王常遇春的小外孙,那可是皇太子的正经嫡子。可是多年纨绔名声响亮,再加上常茂此前犯事,以至于很多人都忽视了他。

  只是相比起出身文官背景的皇次孙朱允炆,出身武勋背景的皇三孙朱允熥,好像更加符合武勋的利益。

  老朱面沉似水,看着黄子澄问道,“哦?你是如何知道宫中之事?”

  从龙之功、读书人的情怀以及政治抱负使得黄子澄顶住了压力,“蒙陛下恩厚,臣累官太常寺卿,自当尽忠。”

  太常寺卿,原名奉常,起源于汉景帝时期。这是五寺之一,是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

  老朱对此就有些不置可否,黄子澄的说法也没太大问题。可是如果较真,多少也有点越权了。

  接班人的斗争忽然间就开始激烈起来了,老朱也不敢肯定黄子澄忽然发难到底有没有朱允炆的授意,可是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多拖。

  很早之前老朱就定下了决心,大明王朝的皇位传承就该是嫡长子继承制,他不希望看到父子相疑、手足相残的惨剧。

  狠了狠心,老朱直接做出决断,“召皇三孙!”

  老朱的决定让很多人猝不及防,按照常规的套路,应该是文武百官争论。可是现在忽然间变成了直接召见朱允熥这个当事人,皇帝不按套路出牌了!

  老朱微微闭起眼睛,他希望此前带给他一些惊喜的孙子能够继续带来一些惊喜。

  而如果允熥让他失望也没关系,老朱自认为掌控朝堂,他有能力在局势进一步恶化前加以控制。

  不少人也开始期待起来了,因为此前按照规矩,朝臣是不能接触皇子皇孙的。朱允熥这个皇三孙虽然名气不小,可是几乎从未出现在朝堂上。

  就算是一些比较庄重的场合出席了,也不会和朝臣有什么接触。

  这个皇孙到底是什么成色,现在也可以仔细的观察一番了。

  朱允熥本来还是和前几天一样,他看起来也只需要做好守灵的本分也就足够了,这也是他现在该做的事情。

  在先太子朱标的灵堂,不少人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了波云诡谲的气息。

  朱允熥在灵堂的时间变长了,朱允炆、朱允熥兄弟两个不再说话,表面的兄友弟恭都不再维系。

  甚至包括朱允熞,他也不再对朱允熥这个三哥保持表面的尊重。

  朱济熺、朱高炽等人吓坏了,本来都是在大本堂读书的兄弟。就算偶尔有些争执,可是总体来说关系还挺好。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朱允炆和朱允熥好像是彻底闹掰了,不是简单的争执,很有可能是为了夺嫡而在争执,这就吓人了。

  他们本来对朱允炆更加看好,因为他现在名义上也是嫡子,再加上读书读的好,平时的品行也有目共睹。

  只是就算是看好朱允炆,这时候也不敢吱声,更不敢表态。作为藩王世子,尤其年龄都普遍超过了十岁,大道理、小事情也都明白点。

  朱允熥跪着,将叠好的元宝丢进祭盆。他在灵堂一直都不言不语,跪累了就去偏殿歇歇,在灵前就是叠元宝、烧纸钱。

  不像朱允炆,偶尔人多的时候或者来人的时候还要哭几嗓子、装出虚弱晕倒的姿态。

  大汉将军和太监来了,传召朱允熥。

  不要说朱高炽等人面面相觑了,就算是朱允熥本人也很奇怪。这一次的传召,是召他去奉天殿,那是上朝的地方。

  朱允炆低着头不说话,有些事情他知道点,为了能够成为皇太孙,他也不在乎兄友弟恭。

  老朱坐在龙椅上,心里有点忐忑、也有些期待,他想要看看自家三孙能不能给他更多的惊喜。

  在被宣召入殿的时刻,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朱允熥的身上。

  这个身穿孝服的少年迈着大步,一点都没有胆怯的意思。

  规矩的跪下行四拜礼,朱允熥大声叩拜,“皇三孙朱允熥,叩见祖父皇帝陛下!”

  要说老朱也是厉害,《祖训录》当中都规定好了宗室子孙见到皇帝、皇后的称呼。不过这是正式场合的称呼,现在也应该这么称呼。

  老朱没有让朱允熥平身,直接质问,“有臣子奏,你在太子薨后并无哀伤之色,面色红润、时常懈怠,可有此事?”

  朱允熥抬头看向老朱,直接问道,“皇祖父,孙臣斗胆,敢问是何人弹劾我?”

  老朱微微点头后,黄子澄出班说道,“回皇孙殿下,是臣弹劾殿下。”

  朱允熥就看向黄子澄,问道,“你是何人?官居何职?”

  黄子澄继续回答说道,“臣黄湜,忝为翰林修撰、东宫,累官太常寺卿。”

  朱允熥立刻明白了,传说中的‘建文三宝’之一了。可能是个忠臣,但是绝对是害人的蠢货!

  朱允熥直接朗声对老朱说道,“启奏祖父皇帝陛下,孙臣斗胆,请斩此獠!”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提剑 第2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3章 谁教你的? 第4章 搬出去 第5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6章 我去哪? 第7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8章 子不类父 第9章 都是兄弟 第10章 发难 第11章 朝堂争辩 第12章 朝堂大乱 第13章 接着斗呗 第14章 应对方式 第15章 前途未卜 vip 第16章 行动 vip 第17章 规矩 vip 第18章 行动 vip 第19章 舍我其谁 vip 第20章 都没了活路! vip 第21章 睚眦必报 vip 第22章 家长里短 vip 第23章 不甘、嫉恨 vip 第24章 我不能输 vip 第25章 皇孙出宫 vip 第26章 武人集团 vip 第27章 勋贵 vip 第28章 望之不似人君 vip 第29章 沉住气 vip 第30章 纨绔的皇孙 vip 第31章 我是允熥啊! vip 第32章 小聪明 vip 第33章 沐王 vip 第34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vip 第35章 平稳、隐忧 vip 第36章 纨绔的理想 vip 第37章 周王返京 vip 第38章 真假纨绔 vip 第39章 你也有今天! vip 第40章 有意思了 vip 第41章 交锋、试探 vip 第42章 儿臣不敢 vip 第43章 多疑、信任 vip 第44章 功臣之后 vip 第45章 心结 vip 第46章 定下来吧 vip 第47章 自寻死路 vip 第48章 狠辣 vip 第49章 杀鸡儆猴 vip 第50章 行情涨了 vip 第51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vip 第52章 区别对待 vip 第53章 有趣的关系 vip 第54章 第54章 vip 第55章 处置 vip 第56章 安心上路 vip 第57章 安排 vip 第58章 名分之争 vip 第59章 嫡、庶 vip 第60章 我没错!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