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这就是党争吗?
A+ A-

  “但奈何户部实在拮据,今年八月底,淮北等府大饥,饷司郎中杨嗣昌报曰:‘臣在应天,闻听淮北居民食尽草根树皮,甚或数家村舍,合门妇子,并命于豆箕菱秆。此渡江后,灶户在抢食稻,饥民在抢漕粮,所在纷纭。一入镇江,斗米百钱,渐至苏、松,增长至百三四十而犹未已。商船盼不到关米,店铺几于罢市,小民思图一逞为快。’。”

  “万历四十六年,畿辅、陕西大饥,臣曾请赈,未得报,又逢辽东兵事兴,骤增饷三百万。

  臣累请发内帑不得,则借支南京部帑,括天下库藏余积,征宿逋,裁工食,开事例,后又征亩增银三厘五毫,得饷二百万,然四十七年复议益兵增赋如前。

  今年四月工部以制器,再议增赋。于是亩增二厘,为银百二十万。先后三增赋,凡五百二十万有奇,遂为岁额。当是时,内帑山积,廷臣请发,率不应。计臣无如何,遂为一切苟且之计,苛敛百姓。”

  李汝华的话一出,众人侧目。

  因为有人听到了诉苦。

  有人听到了推托。

  也有人听到了转移话题。

  但不可否认,他们都多听出了户部的另一层意思:

  万岁啊!户部是真没多少钱了,山穷水尽了!这光庙是你爹!他的陵寝,您总不能不管吧?

  刘一燝自是下意识撑户部,他奏道:

  “万岁!臣有言,其余不说,当赈灾要紧!漕运未至,户部恐难成赈,百姓经此难恐有成寇之势,当发内帑赈之!”

  方从哲从话里听出了几丝危机,因为他在内阁,并没有看到有南直御史汇报淮北事宜的奏疏,尽管他已经预感清流崛起,叶向高在回京的路上,他也准备乞骸骨,但是这不意味着他愿意这样被架空。

  值此新老天子更替之机,方从哲即便是想走人,也不愿意被这样架空赶走,他想的是安排好一切从容告老,最起码不能辜负掉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同乡和下属臣员。

  所以方从哲毫不犹豫出列奏道:“内阁并未收到淮北饥荒奏疏,为何南直御史不上报,反倒是饷司郎中路过才发现此事?!”

  这番冷不丁的攻讦很犀利,作为独相多年,弥合万历君臣关系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严厉发声。

  而且也没有等别人回话,方从哲又自己给出了解决方案,他道:

  “万岁,当立即遣南直隶御史亲赴淮北核查实情!若真有灾情,当治失察之罪,同时视灾情轻重立即赈抚,若是因漕运无法及时解运到京,当先发内帑解其燃眉之急。”

  咋一看方从哲的言语和刘一燝的请奏差不多,但实则方从哲用意在于治失察之罪,而治谁失察之罪?很显然,是治清流的根基宪台,针对的就是两大系统:巡按御史、地方提刑按察使司。

  在场官员顿时惊诧不已。

  马上便有言官奏言:“淮北灾情,或有隐情!此去路途不近,或奏疏已在路上,不可无故诬人失察,风宪乃代天巡天下,有其独断之权,不了解真相时当慎重!可缓之!但灾情不容缓,亦可先发内帑以赈灾。”

  旋即御史左光斗等人纷纷附和。

  左光斗道:“饷司属地优越,可获灾情易,但地方宪台非在淮北,得知消息再确认消息,尚需时日,不可以此为罪。”

  眼见方从哲遭受到围攻,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兼太常寺少卿亓诗教站了出来,他是山东莱芜李条庄人,被誉为齐党魁首。

  他高声驳斥:“宪台职责正是因为代天巡狩,乃肩负重则,若是发生了事务而不报,岂不是让天子丧失了耳目?如此不治,那所谓巡按不成了空话?”

  左光斗怒道:“哪里是不报?!你如何下了这个定义?我不是说了,地方宪台非在淮北,得知消息再确认消息,尚需时日,不可以此为罪!”

  官应震开口撑道:“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应当查明真相,该治罪必须要治罪。”

  官应震为湖广人,被视为楚党魁首,两位魁首发话,其下的各个朋党自也是齐齐出列奏言。

  而有着齐、楚二党支撑,终是让局面维持,若是换作万历在时,清流必是会节节败退。

  但光庙即位后,为了报答国本之争,已经起复了一大批清流上来,所以在场面上来看,此时反而是三党有些势弱。

  而这只是开始,因为光庙起复的清流人员其实都还没有到齐,尤其是老领袖叶向高、赵南星等,很多都还在路上,若是全部到齐,三党怕就只能招架,而不能再像现在这样主动发起攻击。

  这就是党争么?

  座上的朱由校也是深吸了一口气,他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目睹党争。

  而且从党争中他只听到了一点——那就是无论是户部还是刘一燝、方从哲,还是当廷党争的亓诗教、官应震等人,他们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党争的同时顺带着逼他掏钱。

  这些人就连发起党争,都不忘逼他掏钱!

  刚开始还说请发内帑,到后面他们争论起来,竟已经默认发帑了!

  这不就是摆明欺负他。

  而且户部没钱才怪!光庙即位,短短一个月时间,便陆续发了四百万内帑!

  这钱名义上都有各自理由,但实际上发的时候流程可不是专用专付!是先分流六部,然后受题本留分发。

  尽管明朝财政制度很操蛋,但是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帑出了四百万,怎么看都不可能这么短时间流出去,结果这时候淮北遭了灾,又请内帑?

  这不就是逮着一只羊薅?不就是看自己年龄小容易欺负?

  而且逼迫的有理有据,说是请发,但这些人站在道德制高点高高在上,让他说不出一个不字!

  这是朱由校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来自文臣的恶。

  但他又明白,即便是真查户部的帐,李汝华决然是可以提供出没有问题的账目。

  但账目是账目!钱哪去了?

  他相信李汝华没有问题,因为一切都是朱元璋设置的这套脑残财政系统有问题。

  但这也都不是如此频繁请发内帑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觉得他年龄小,还没有接触国事,可以大肆的请发内帑。

  可他还不能不给!

  因为他还没有即位!

  但如果这么轻易全答应,那内帑以后还守得住?

  所以毫不犹豫,当其他官员都还没有来得及去反驳方从哲的治失察之罪时,朱由校便当着众高官的面嚎啕大哭起来。

  “哇呜——”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就你也想垂帘听政? 第2章 恫吓李选侍 第3章 皇长子,也不想你的不孝不悌被外廷的文官们知道吧? 第4章 犯上 第5章 呜,好痛 第6章 憋屈 第7章 内廷班底 第8章 再见客氏 第9章 安全感 第10章 这就是党争吗? 第11章 先考曾言 第12章 外廷需要有自己人 第13章 不忿 第14章 内廷的尔虞我诈 第15章 乌烟瘴气 vip 第16章 又来一个 vip 第17章 攀咬 vip 第18章 太监斗殴 vip 第19章 暂时安心 vip 第20章 光庙年号之争 vip 第21章 登基即位之前 vip 第22章 登基之日 vip 第23章 即位中的暗流涌动 vip 第24章 本宫不能来吗 vip 第25章 这女人癫了!她竟然要上龙榻 vip 第26章 不劳公公操心 vip 第27章 自救 vip 第28章 两个选择 vip 第29章 局势逆转 vip 第30章 掩盖事情最好的方法 vip 第31章 影响 vip 第32章 风波 vip 第33章 汪文言 vip 第34章 失控 vip 第35章 愤怒 vip 第36章 李选侍疯了 vip 第37章 魏忠贤 vip 第38章 将三人下诏狱 vip 第39章 迷惑 vip 第40章 政治交易 vip 第41章 周应秋 vip 第42章 定罪 vip 第43章 御马监 vip 第44章 李实 vip 第45章 火烧御马监 vip 第46章 这把火烧的好 vip 第47章 审计 vip 第48章 新方式的试探 vip 第49章 不同的反应 vip 第50章 糟糕的四卫营 vip 第51章 必要的清洗 vip 第52章 舆论的微妙变化 vip 第53章 对抗的角色变化 vip 第54章 莫名其妙 vip 第55章 大明第一地主 vip 第56章 和三部门算账 vip 第57章 算不明白的账 vip 第58章 连请辞都让朕发内帑 vip 第59章 阁老们的自卫 vip 第60章 人选 vip